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梦蝶、刘岁华)曾经,崎岖的山路是阻隔村民就医的“天堑”,如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三甲医院的技术力量、县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嫁接”到乡镇卫生院,血透室、CT室在山乡落成,让患者免去奔波之苦,就医更舒心。
都镇湾镇庄溪村村民刘凤兰便是亲历者之一。罹患尿毒症初期,因往返宜昌市中心医院需8小时车程,她曾考虑放弃血透治疗。转机出现在2023年8月,随着都镇湾中心卫生院血透室的投入使用,她的生活彻底改变。“现在镇上就有了透析室,对我们尿毒症患者来说真的很方便,在家就可以把病治疗了。”刘凤兰说。
数据显示,该血透室运行以来已服务患者16名,完成透析2200余人次,相当于为山区患者节省了近10万公里的奔波路程。
但是,将血液净化技术“移植”到乡镇也并非易事。都镇湾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文先勇告诉记者:“虽然进行了系统学习,但遇到患者出现低血压、凝血等突发状况时,心里还是没底。”
为此,长阳中医院创新建立“1+3”帮扶机制,即1个县级医院专家团队通过驻点指导、远程会诊、定期培训3种方式全程护航,助力乡镇血透室实现操作规范、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六个统一。
与此同时,CT设备进乡镇也为村民带来更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我院为大堰、都镇湾、资丘、渔峡口四个乡镇卫生院分别配备了一台16排32层螺旋CT,为四个乡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2名,统一了操作规范,实现了同质化管理。”长阳中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宗春说。
都镇湾中心卫生院CT室运行以来,已完成检查5000余人次,CT的运用让早期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能在基层及时发现和转诊,其中20余例通过绿色通道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都镇湾中心卫生院医技科主任彭焘介绍:“CT检查后,图像经过后期处理上传至长阳中医院,电话联系后急诊优先第一时间出结果,平诊半小时内出结果。”
这种“县域医疗资源整合”的背后,正得益于长阳中医药联盟平台的系统性支撑。长阳以县中医药联盟为平台,将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等多项资源下沉,通过“科带院”资源共享、“师带徒”技术下沉、“一张网”信息互联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多维度的帮扶,让基层服务能效提档升级,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据统计,自乡镇血透室及CT室开科运行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血液透析9188人次,CT检查25745人次,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收获健康与希望。
翔云优配-可靠配资平台-安全杠杆炒股-证券配资风险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