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所在和根基所在。清代西域诗作为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且多层次地展现了新疆边陲的独特风光、风俗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精神。这些诗歌深刻反映了边疆热土与内地祖国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交流融合所形成的集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清代西域诗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为政治共同体意识、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和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三个方面。清代文人通过细腻描绘新疆多民族共同肩负的使命、文化的传承和历史记忆,既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表达了基于深厚爱国情怀的全面认同,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基础和源源不断的活水。新疆各民族文化正是在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长时间交融共生的密切互动中形成的,展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独特特征。璀璨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广阔的审美空间。清代西域诗作为中华文化史的组成部分,记录了文人在西域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特色,反映了边疆土地与祖国大地血脉相连的深刻情结,承载了中华民族在交流融合历史进程中孕育的集体意识。本文将从国家民族观的视角审视清代西域诗,探讨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明确其体现的大一统中华民族观念。
展开剩余70%中华民族是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拥有共同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历史悠久,它是一个基于共同历史根基、共享记忆纽带、共建文明体系和共同塑造民族精神的实体性共同体,而非单纯的想象共同体。“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指中华人民在认识到彼此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共性条件和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同利益的价值规范,具有积极维护和复兴民族的凝聚心态。”
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融合,已成为新时代各项工作的核心基调和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回溯古今的西域诗,无论有意或无意,始终肩负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先秦时期的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对歌》是西域文化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最早体现;汉朝汉武帝的《天马歌》和刘细君的《乌孙公主歌》则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融的生动证据;唐代及以后,骆宾王、岑参、耶律楚材、陈诚等大量边塞诗人创作的西域诗,极大推动了西域文化的繁荣发展。
尽管这些西域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它们均根植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沃土,蕴含着边疆与祖国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核心主题。和平共处的中华一家理想、报效祖国的人生志向、民族团结的和谐情谊、对壮丽山河的礼赞,以及造福边疆的慷慨壮志,都是西域诗中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这些共同的精神文化元素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独特而稳固的民族意识,也是中华民族所有成员普遍认同的精神家园,正是西域诗的本质体现。
古代西域是中华民族间互动融合的重要地区,西域诗正是在这一多民族融合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历代西域诗中描绘的山川地理、边塞征旅、歌舞艺术和风俗民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和民族融合的趋势。岑参的西域诗便多有印证,如“琵琶长笛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生动反映了西域各民族共享美好生活时的欢愉,重现了少数民族乐舞盛极一时的风采。又如“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描述了各族将官无障碍沟通,聚会话别,情谊深厚,充分展现民族关系的和睦融洽。除此之外,骆宾王吟咏“不求生人塞,唯当死报君”,王昌龄慷慨激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耶律楚材描写“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妓拨胡琴”,这些作品不仅蕴含诗人以身许国的民族自强精神,也体现了中央王朝对西域积极治理的态度,成为历代西域诗歌的主旋律。
各个历史时期的西域诗均融合了西域数百年来蕴含的文化元素,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诗人共同的文学赞歌,既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展现了深厚的历史传承性。特别是在清代,西域诗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表现,全面展现了新疆边地的壮美景观、独特风俗以及丰富的文化精神,深藏着对中华文化自觉认同的强烈意识。
清代西域诗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彰显了基于一体多元文学传统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的构建和发展。通过对清代西域诗的梳理,初步揭示了其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于篇幅限制,无法详尽展开所有内容,但可以总结如下:
清代西域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对祖国统一的深切向往、对新疆这片土地浓烈且深沉的热爱、对新疆自然风光的诗意歌咏、对民族团结情感的珍惜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尽管清代西域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存在多样差异,但共同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中华文化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核心价值。
发布于:天津市翔云优配-可靠配资平台-安全杠杆炒股-证券配资风险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